极速体育,极速体育直播

传艺讲坛开展“思辨设计、实验民族志与中国乡村振兴之异托邦诗学”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4-24

4月22日,李清华教授应邀为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思辨设计、实验民族志与中国乡村振兴之异托邦诗学"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李晶主持。

讲座伊始,李清华教授系统梳理了设计思潮的发展脉络。他从现代主义设计讲起,指出其以功能主义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特点,进而引出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批判性设计。在分析Anthony Dunne和Fiona Raby的设计理念时,李教授强调:“批判性设计的价值在于挑战固有认知,重新思考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同时,在思辨设计部分李教授以Studio Swine的《Infinity Blue》和《Hair Highway》等作品为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媒介探讨技术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他指出:“思辨设计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将未来图景具象化,激发公众对替代性可能性的思考。”

讲座特别关注了实验民族志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李教授对比了现代主义民族志和后现代民族志的差异,提出:“乡村振兴需要突破传统研究范式,采用更具创造性的民族志方法。”他结合具体案例,阐释了如何通过异托邦诗学的视角,重新理解乡村的价值与潜力。在乡村振兴的异托邦诗学部分,李教授提出了四个核心特征:进入需要付出代价、拒绝永久居住、独特的规则逻辑、时空压缩。他特别强调:“乡村作为异托邦空间,其价值在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就“思辨设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异托邦诗学的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鼓励同学们要勇于突破学科界限,在实践中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方案。

李清华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曾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设计人类学、设计批评、社会创新设计。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图文:林天阳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