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双梅教授做客传艺讲坛 解析边疆传播研究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5-04-04
4月1日,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陆双梅教授应邀为我院2023级、2024级全体研究生开展主题为《边疆传播:民族志的方法和理论》的学术讲座。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民族志作为一种方法论,其在理论层面的的科学性,及其操作层面的规范性;二是作为云南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者,如何扎根边疆空间,展开民族志研究,包括寻找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操作研究方法。此次讲座聚焦边疆地区传播研究的实践路径,通过案例分享与方法论解析,为青年学子带来深刻启发。
讲座中,陆双梅教授结合自身在西藏、尼泊尔等地十余年的田野调查经验,阐释了民族志方法在边疆传播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她以藏族村落的媒介使用研究为例,讲述如何通过驻村观察,记录智能手机与传统文化的互动过程。“研究者需摒弃预设,以‘本地人视角’理解媒介如何嵌入日常生活。”她强调,民族志的核心在于“深描”细节,同时保持学术反思,避免文化误读。陆双梅教授还分享了在印度及尼泊尔的调研案例,分析居民使用手机产生的变化。“他们并非被动接受技术,而是主动创造文化表达的新形式。”她指出,这类研究为理解边疆群体的传播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构建本土学术话语积累了经验。
陆双梅教授的分享体现了学者扎根田野的学术坚守,也展现了传播学回应社会需求的力量。“边疆传播既是国家战略的窗口,也是青年学子探索创新的沃土。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锤炼学术能力,让研究真正服务于社会。”本次讲座为研究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也深化了我院学生对边疆传播的认知。
4月7日将由陆双梅教授再次为2个研究生年级学生开展主题为《诗意的文本:民族志写作的理论和结构》的讲座内容。
文:陈公放
图:林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