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数学子三下乡:探索彝绣文化,共筑民族团结梦
7月16日,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民族团结共筑梦,乡村振兴共繁荣”实践团先后前往至善彝绣馆、丁兰英首席技师工作室、南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儿童之家开展学习调研并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
小小彝绣针“绣”出致富路
实践队员们跟随讲解员来到了南华至善彝绣馆进行调研。至善彝绣馆建筑面积800余平方,是由东南大学全额出资230万元,由东南大学师生、校友团队设计并打造,是一个集彝绣展示、体验及销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该馆以东南大极速体育,极速体育直播训“止于至善”中的“至善”二字命名,“至善”即最崇高的善,其含义是道德上追求的最高目的,寓意南华彝绣致力于为南华老百姓,尤其是妇女和残疾人群体,提供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通过彝绣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彝族刺绣是中国彝族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被誉为"东方刺绣艺术瑰宝"。彝绣以其独特的图案、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通常在织物上进行,如服装、帽子、围巾等,也可以用于家居饰品和工艺品的制作,不仅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更是彝族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彝绣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文化,是彝族人民传统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实践队员们首先被馆内陈列的各种彝绣作品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彝绣作品制作的全过程,从丝线颜色的搭配到图案设计、绣法的选择到成品的缝制都一一呈现。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绣娘们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紧接着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丁兰英首席技师工作室。丁兰英通过“党建引领+非遗文化+市场产品+就业致富”模式,规模化为农村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就近就业机会,有效助力残疾人群体、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从根本上激发了特殊群体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2022年丁兰英成立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广大绣娘们“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将美好的想象、幸福的热望融入指尖的千年彝绣之中。尤其对于残疾人群体,心中有信仰,手中飞针走线,彝绣助力她们增收致富、实现人生价值,绣出了精彩生活。进入工作室内,丁兰英的大女儿陈海燕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工作室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彝绣服饰、家居饰品、手工艺品等极具创意、色彩斑斓的彝绣产品。她详细介绍了每种产品的特点、寓意和文化内涵。例如,彝绣服饰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热情、勇敢和吉祥;图案多以动植物、自然景观为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介绍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了解到彝绣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她表示,彝绣技艺讲究针法、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绣娘们的辛勤付出和精湛技艺。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工作室还积极创新,将彝绣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审美和民族特色的新产品。并且还与国际大牌推出联名服饰,将刺绣与潮流融合,将东方美学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而后,实践团成员们与陈海燕就彝绣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她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彝绣,这为彝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南华七彩彝绣公司作为楚雄彝绣的标兵企业,传承发展彝族刺绣同集中规模化,带动特殊群体就业增收创新实践模式成绩显赫。
民族团结花,童心共绽放
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南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儿童之家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该儿童之家拥有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设有才艺展示、体育运动、课外阅读、书法美术、心理咨询5个功能区,旨在为当地儿童提供一个学习、娱乐、成长的良好环境。实践队员们通过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向小朋友们进行了预防违法犯罪的宣传。在情景剧表演中,实践团成员们用生动有趣的表演,向小朋友们模拟了违法犯罪的场景,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可能会涉嫌违法犯罪。小朋友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违法犯罪,并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之后实践队员们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趣味互动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筑童心民族团结梦。最后实践队员们携手小朋友,共赴创意手工之旅。欢声笑语中,彩纸翻飞,胶水黏合,一件件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手工作品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场手工艺的盛宴,更是心与心的温馨交流。
最后,实践队员们拿着清扫工具沿着龙泉广场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大家手持扫帚,挥汗如雨,清理街道与公共区域。他们的行动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传递了青春正能量,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