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乡创·共融”乡村振兴国际工坊暨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展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与云南网共建的“智慧融媒与人工智能专业特色学院”主办,吸引了来自中马泰3国7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活动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专业建设交流与协作国际圆桌会及课程建设成果国际工坊展三个核心板块构成。
活动开幕式上,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波致辞,表示希望参会人员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拓视野、激发灵感,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云南网际科技有限公司新媒体视频中心总监林云冬表示,目前已与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共建了数字融媒与人工智能专业特色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传播,共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上,云南大学教授吴白雨以“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作主旨报告。他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依靠“四位一体”,即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的产教融合育人创新模式和实践,他以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利用创新设计助力精准扶贫,为非遗保护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专业建设与协作国际工坊圆桌研讨会上,国内外院校代表围绕专业建设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泰国艺术大学装饰艺术学院Phonghanyudh教授分享了极速体育,极速体育直播的培养方案与办学成果,展现如何借助多元课程设计及国际化实践项目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文山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胡玲从跨学科协作出发,提出“深化政产学研、深化设计 + 科学融合、深化文化生态”的专业发展方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肖雪介绍了学院专业建设进展及学生参展作品情况;昆明文理学院段晖老师从“金木水火土”视角分享见解。学院各专业系主任也交流了本专业发展特色、方向与转型目标。
在国际设计工坊成果展览呈现了171件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7所高校的毕业生的优秀作品,涵盖平面设计、数字艺术及实物模型三大类别,充分展现了跨文化合作在设计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展览将持续至6月25日,部分优秀作品拟参加2026年曼谷设计周。云南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李翔宇说:“这次活动对我启发很大,在活动结束后,我将会把理论应用到之后的学习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